政务微信
政务微博
×
×
马胜利同志在全区林长第一次联席会议上的讲话
来源:区政府(办公室) 浏览次数: 发布时间:2018-06-22 09:36:03

同志们:

今天是区级林长第一次会议,节点决定起点,开局关系全局。这次会议既是全区推进林长制改革的动员会,也是一次推进会和布置会。下面,我简单讲三点意见。稍后高书记还将做总结讲话,以高书记讲的为准。

一、提高政治站位,深刻领会推进林长制改革的重大意义

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,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、新思想、新观点和新论断。2016年4月,习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强调,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,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,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。2017年8月,习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做出重要批示,要求全党全社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弘扬塞罕坝精神,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,习总书记强调,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,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。这些重要论述一脉相承、与时俱进,为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,提供了根本遵循。

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,林业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,在应对气候变化、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等多个方面具备重要作用。去年以来,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一系列指示精神,省委、省政府做出了林长制改革这一重大决策,先后在合肥、安庆、宣城等3个市进行试点,并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省进行推广。今年5月2日,省委、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林长制改革推进会,省委书记、省级总林长李锦斌出席会议并讲话。3月29日,市委书记、市级总林长王宏主持召开了全市第一次林长联席会议,市长、市级总林长雍成瀚出席会议并讲话。

近年来,区委、区政府将“生态强区”作为优先发展战略,积极响应国家和省、市决策部署,努力把好山好水管好、用好,着力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,提高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。对此,全区上下要深刻理解,切实将思想统一到省委、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上来,充分认识林长制改革的重大意义。各镇街道、区直有关部门一定要顺势而为,合力推进,切实将我区林长制改革工作抓紧抓实、抓出成效。

二、明确工作重点,扎实推进林长制改革各项工作

前期经过认真研究,我区出台了《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方案(试行)》。根据方案,我们建立了区、镇、村三级林长制体系,全区共设立林长496人,区级总林长2人,区级副总林长2人,区级林长20人;镇级林长38人,副林长18人,分林长166人,村级林长250人,明确了各级林长的名单和各自责任范围。同时,池州高新区、前江工业园区、杏花村文化旅游区也要按照管理区域设立林长。区交通运输局、区水务局按照权属管理设立林长,林长由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。

方案明确的主要目标是:第一阶段:到2018年12月底前,完成区、镇(街)、村(居)三级林长制工作体制建设,构建责任明确、协调有序、监管严格、运行高效的林业生态保护发展机制。第二阶段:到“十三五”末,全区森林(湿地)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广泛有效保护,林业产业向“名”、“特”、“优”转变,实现林业增绿、产业增效、林农增收目标。具体目标是:到2021年底,全区林地保有量达207.9万亩,有林地面积达到182.4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到50%,林木绿化率达到54%,活立木蓄积量达到821.7万立方米,集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30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,林业综合产值达到97亿元。

围绕完成上述目标,区林长办要以抓铁有痕和踏石留印的精神,把林长制改革工作谋深谋细、推深做实。具体要抓紧完善四个体系:一是抓紧完善林长组织体系。要加大推进力度,确保6月底前所有镇街出台工作方案,8月底前全面建成三级林长组织体系,确保各级林长责任区域落界上图、职责内容公示上牌、专员专管到位上岗。二是抓紧完善工作制度体系。要认真落实林长会议、工作督察、考核和信息公开等制度,研究构建林长制管控指标体系,出台本级考核实施细则,并及时组织开展考核验收。三是抓紧完善惠林政策体系。要认真落实省委办公厅、省政府办公厅《关于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优化林业发展环境的意见》,积极探索创新,细化实化配套措施,强化政策集成和落地效果。四是抓紧完善工作运行体系。要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与统筹协调作用,强化部门联动,深入调查研究,加强宣传引导和督查监督,及时总结推广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。

同时,各地各部门要从“五绿”上来谋篇布局:一是坚守“护绿”这个主要职能。习总书记指出:保护生态是林业的主要职能,要保护好每一寸绿色。我们实施林长制就是坚持节约优先、保护优先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,认真组织实施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,加大管控力度,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。为此,实行林长制要在“护”上下足功夫,构建起责任明确、协调有序、监管严格、保护有力的管理责任体系。要实行最严格的林地和林木资源管理制度,强化林木采伐限额、林地征占用定额管理和公益林管护,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,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;加强湿地、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;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、生态脆弱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力度。要构建以公益林为基础,自然保护区、森林公园为重点的自然保护体系,维护生物多样性。要建立日常监管巡查制度,确保一山一坡、一园一林都有专员专管。二是抓好“增绿”这个重要途径。我们要稳步推进国土绿化,强化石质山地造林、园区企业绿化、矿山复绿工程建设,依托杏花村文化旅游区、棠溪西山焦枣、里山毛竹等品牌,加快建设现代林业示范园区。坚持造、封并举,统筹实施退耕还林、长防林、林业血防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,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,深入推进森林城市(镇)、森林村庄、森林长廊和美丽乡村建设。结合绿色模范城市和省级森林城市创建、美丽乡村建设等活动,拓展造林绿化空间,构筑绿色生态安全屏障,实现青山常在、绿水常流、永续利用。三是做好“用绿”这篇文章。要合理编制森林经营方案,探索发展“森林+”模式,加快林业和旅游产业等融合发展,建设一批具有典型示范带动的森林旅游城市产业基地,打造一批有影响的森林旅游景区、景点和“森林人家”品牌。要加快建立高效林业产业体系,巩固发展苗木花卉优势产业,积极发展特色经果林产业,不断提升林下经济发展水平。要大力发展森林碳汇经济,提升林产品精深加工水平,培育一批专、精、特、新企业。积极探索与科研院校合作,研发无公害森林食品,形成“林业龙头企业+原料基地+专业合作社+林农”发展模式,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。要积极开展创建森林旅游示范区活动,围绕九华天池森林公园、杏花村湿地公园,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、康体服务设施,打造以修身养性、调适机能、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旅游精品景区。四是强化“管绿”这个巩固措施。要以实现“一控三确保”为整体目标,推进森林防火责任、信息、救灾体系建设,注重森林防火宣传,完善规章制度,加大依法治火力度,加强区级森林消防队伍建设,增强森林防火综合能力。加强森林有害生物预测预警预防,有效治理松材线虫病、美国白蛾等危害,控制林业有害生物传播和蔓延,确保森林生态安全。依法打击乱砍滥伐林木、乱占乱用林地湿地、乱捕滥猎野生动物、违法调运疫木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,强化林区治安管理与防范。五要释放“活绿”这个动力源泉。要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,扩大林权抵押贷款和流转交易规模,推动林业适度规模经营,促进林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把实施林长制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,创新提供劳动力、以山参股、以地投股的扶贫模式,积极运用“互联网+”手段,以“森林+”的产业带动发展。优先聘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为生态护林员,大力推进贫困户林权流转,探索“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”,促进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、贫困户收入增加。

三、强化责任落实,努力形成推进林长制改革的强大合力

推行林长制是一项创新性工作,涉及到方方面面,各地各部门要勇于探索,加强配合,协调一致,确保工作落到实处。

一是分解压实责任,绘就脉络清晰的路线图。要紧扣“林”这个主题,紧盯“长”这个关键,紧抓“制”这个落点。各级林长是第一责任人,要强化责任担当,经常深入一线,重要工作亲自部署、重大问题亲自研究、重点环节亲自协调、重大事项亲自督办。要逐级划分好责任田,逐级明确林长,把管林育林的目标任务分解好、落实好,一级抓一级、层层抓落实。

二是构建联动机制,打好真抓实干的组合拳。各级林长要增强统筹意识,加强指挥调度,科学调配各方力量。林长制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,密切配合,形成全区“一盘棋”。区林长办要发挥牵头作用,林业、发改、国土、农业、水务、交通、旅游、财政、宣传等部门要主动承担任务,通过建立健全林长会议、部门联动等制度,及时协调解决问题。要充分发挥生态护林员和民间林长的独特作用,强化社会监督,真正做到一山一坡、一园一林有人管、有人问。同时,财政部门要安排专项资金,保障工作必要的经费支出。

三是完善考核体系,形成科学高效的总章程。要建立和完善林长制目标考核评价体系。严格督察调度,定期通报生态建设与保护情况,对林长制实施情况和林长履职情况进行督察。要严格责任追究,对未完成任务或未达标的,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。

四是抓好宣传动员,营造氛围浓厚的新局面。林长制是新生事物。推深做实“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”的理念,要利用微信、电视、报刊等媒介,加强宣传,广泛动员,提高全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。要主动接受监督,向社会公告林长名单,在重点区域显著位置树立林长公示牌,聘请民间林长、社会监督员等进行监督和评价。

同志们,全面推行林长制,是新时期加强林业发展保护的重大工程。干事创业,精气神最宝贵;战胜困难,信心态度最关键。我们一定要坚定决心,勇于创新,扎实苦干,牢固“环境就是民生,青山也是美丽,蓝天也是幸福”的理念,做到心中有责、胸中有策、手中有招,扎实推进林长制改革工作,不断提升全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水平。

就讲这么多,谢谢。